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作者: 时间:2022-01-06

一、 专业定位

本专业以电子信息产业需求为导向,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树立“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国际化视野,系统掌握电子信息基本理论知识,能从事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职教师资人才。

本专业起源于1986年的物理专业、电子工程专业,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为校级名牌专业,2013年为省级特色专业,2014年获得电子与通信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成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扎实数学、自然科学、电子信息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与方法,专业技能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强,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三、 培养规格

3.1.学分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毕业最低学分为165.5学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2.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技术、通信原理等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专业知识,接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本实践训练,具备现代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系统的基本能力。

通过4年的专业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12项能力: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工程基础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及计算机相关理论和知识。

毕业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实践调研等,识别、分析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撰写技术报告。

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根据电子信息产业生产需求,考虑社会、法律、安全环保等因素,对电子信息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现代电子系统进行设计测试,对信号传输处理进行分析,具有集成电子信息系统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相关领域工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提出具有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毕业要求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撰写研究报告等。

毕业要求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根据生产经验判断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根据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电子信息工程领域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 课程体系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下设2个方向,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师范)、电子信息工程(三二分段)。其中,电子信息工程面向普通本科学生,电子信息工程(师范)方向面向师范类本科生,电子信息工程(三二分段)针对“3+2”教学模式的本科阶段教学。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主干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其中主干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4.1. 学科基础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Python程序设计、高频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4.2. 专业核心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路、计算机系列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

4.3. 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路课程系列实验、计算机系列课程上机实验实训、学期项目综合训练、课程实训、考证培训、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 师资队伍

专业授课队伍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13人,其中,二级教授1人,珠江学者2人。近年,主持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与教研项目60余项,已建成2门国家级、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部省级精品教材,3支省级教学团队,获省教学成果奖2项,4门课程获省高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6门课程获二等奖。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40余件,学生参赛获奖100余项。

六、 教学条件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下,特别是在近年来学校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评估精神指导下,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加大建设力度,改善了教学条件,投入大量的经费,完善了学科建设,规范管理体制。

目前在白云校区第四实训楼有18个专业实验室,面积约2200平方米。包括电子工艺综合技术实验室、电子设计与集成创新应用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传感技术实验室、物联网技术实验室等,部分实验室如表1所示:

表1 电子信息工程实验室

专业实验室

实验室面积(m2

设备值(万元)

可容纳学生数(人)

电子技能与工艺实验室(电子课程设计实验室)

95.3

89.3

48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

71.4

50.2

30

通信原理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光纤技术实验室)

93.2

163

40

传感技术实验室

65.3

100

20

电子创新中心

45

48

15

移动通信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宽带接入实验室)

68.9

103.8

30

虚拟现实与网络安全实验室

93.2

129

50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NI虚拟仿真实验室)

93.2

130

46

物联网技术实验室(无线传感网络实验室)

81.1

216

20

单片机与PROTEUS仿真实验室

107.7

180

50

PCB设计与制作实验室

70

113

20

白云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何布村环镇西路155号    邮箱:dxxy@gp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