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

作者:电信学院 时间:2022-01-06

一、 专业定位

电子与信息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组建于2003年,是学校重点建设的优势骨干本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2019年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2020入选国家级一流年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和新基建行业需求,积极布局应对新一代智能通信、移动互联网、工业物联网和海洋产业等领域的发展,探索智能通信技术和海洋产业应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通过通识类、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和专业方向等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和科技竞赛,培养跨信息通信多知识领域的专业能力,培养运用通信工程理论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工程应用能力,使得学生成为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信息通信领域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常规高考本科生在大学一年级按照“电子信息类”大类进行培养,学生主要修读学科基础课程。从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修读。本专业还有高本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了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3+2”专升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0”等联合培养。

二、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的毕业生5年左右,经过个人努力及工作锻炼能够成为骨干职教师资或优秀专业人才,能够具备以下能力:

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备高尚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职业相关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身心健康;

目标2:具备国际化视野及交流能力,够在多学科和跨文环境下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较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及国际交流能力,具备在团队中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以及发挥领导作用的潜力;

目标3:能够运用相关法规、技术标准及通信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原则,能够合理运用通信工程专业相关知识分析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厚的专业视野,具备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创新意识与方法以及器件或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目标4:在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具有竞争力,能够承担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中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维、技术管理以及设备开发与应用等工作,成为所在企事业单位技术业务骨干;

目标5:拥有终生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化视野。能够通过教学实践及继续教育等方式,实现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三、 培养规格

本专业修学年限:四年。总学分:165学分。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通过4年的专业培养,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以下12条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具有从事通信领域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和物理基础知识,具有电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信息与通信系统等工程和专业基础及通信工程专业系统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通信系统与网络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和分析通信系统与网络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通过文献检索与资料查询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通信系统与网络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以提供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通信系统与网络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针对特定需求进行通信软硬件模块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通信系统与网络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方案,获取、分析处理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针对通信系统与网络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合理地选择开发工具,恰当地使用资源,运用于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基于通信工程专业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和评价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可能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带来的影响,并理解因实施解决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通信产业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具备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适应职业发展。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完成所承担的任务。

10.沟通: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就通信系统与网络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地书面及口头沟通和交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理解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加以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追踪信息通信领域发展动态,具备不断学习及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 课程体系

本专业特色在于重视理论学习外,加强实践教学,包括与理论课程捆绑的实践学时,以及集中实践平台中的各种通信相关实践课程。一般会开设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等)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普通物理、电路分析),在此基础上开设专业课加深通信工程专业理论和实践学习(移动通信技术、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水声通信技术等)。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交叉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包括: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通信网和计算机网络系列课程、无线通信和工业互联网方向系列课程、水声通信和海洋传感方向系列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电子工艺实习、电子课程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移动通信综合实验、光纤通信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军训、专业技能考证及大量的上机和实习实验。

五、 师资队伍

依托全学院教师资源,通信工程系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技术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授课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珠江学者2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科研水平不断提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省基金等项目,出版和发表了一批高质量著作和论文,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同类院校中具有先进水平。教师主持参与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与教研项目60余项,已建成2门国家级、11门省级精品课程、1部省级精品教材,3支省级教学团队,获省教学成果奖2项,4门课程获省高校线上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6门课程获二等奖。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授权专利40余件。学生参赛获奖100余项。

六、 教学条件

通信工程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基本思想。建成在用实验室(含学生科创中心)14个,总面积达4千平米。有“光通信与LTE实验室”、“嵌入式综合开发实验室”、“数据通信实验室”、“无线传感网实验室”、“传感与物联网综合实验室”、“新一代通信与网络(5G)综合实验室”和 “智能数据处理实验室”等。还联合相关企业建成了一批包含水声通信等校外科研教学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实训环境。

白云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何布村环镇西路155号    邮箱:dxxy@gp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