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依托电子与信息学院建设,于 2014 年开始招生,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学科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广州数控、奇安信等共建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支撑国产信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本学位点紧密围绕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对电子信息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在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多学科领域的深厚积淀,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本学位点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工程、人工智能七个专业领域,各领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为区域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

1. 培养特色

(1)产教融合深度化

本学位点各专业领域均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与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深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研发与生产管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体系实践导向

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各专业领域根据自身特点,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如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领域的《5G 通信原理与技术》、计算机技术领域的《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与分析》等,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教学,确保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前沿动态。同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3)师资队伍双师型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包括校内导师行业导师。行业导师来自华为、美的、奇安信等知名企业,含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南粤优秀教师等领军人才,形成了一支以知名学者为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为支撑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2. 师资队伍

本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光电信息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工程、人工智能等七个专业领域。各领域均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和实践经验,形成了以教授、副教授为核心,博士为骨干的师资队伍。同时,各领域还积极引进校外兼职导师和行业导师,形成了“双师型”教学团队,以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3. 科学研究

本学位授权点各专业领域在科学研究中采取多元化发展策略,通过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横向课题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在基础研究层面,多领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基金支持,形成稳定的科研体系;应用研究方面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技术攻关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各学科在Advanced Materials、IEEE 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系列高水平论文,部分成果入选顶级期刊,专著出版与发明专利授权量质齐升。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集成电路工程方向注重产学研融合,研究生深度参与企业技术攻关。整体形成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学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协同发展的科研格局,有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与行业影响力。

4. 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点在支撑研究生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以及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为研究生提供了全方位、高质量的学习与实践平台,有力推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1)实验室建设

专业实验室涵盖了电子工艺综合技术、电子设计与集成创新应用、通信原理、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个领域,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能够满足研究生在电子信息各专业领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需求。此外,还拥有“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广东高校移动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信息处理与嵌入式人工智能工程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为研究生提供了高端的科研环境。

(2)教学设备

学校投入大量经费完善教学设施,各教室均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安装了视频和音频设备,以及智慧教室软件平台,支持远程教学与听课。这些设施的完善,不仅提升了教学的便捷性和互动性,也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3)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与广东先朗照明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企业级的应用开发平台。这些基地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环境,还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与广东德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纳米科技创新研究院、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校级研究生实践基地。这些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

学校与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佛山)、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东莞)等相关企业开展了联合培养“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涵盖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等多个专业。该计划旨在培养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为研究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

自招生以来,学院为学生的发展创设了较好的科研环境与条件。在校研究生积极参与各类企业横向工程项目的攻关;积极投入创新创业,参与各类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同时,也踊跃参与各类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多次在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南赛区荣获奖项。



白云校区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何布村环镇西路155号    邮箱:dxxy@gpnu.edu.cn